3D打印产业距离大规模商用民用尚需时日
喜的是3D打印在我国已初步具备产业发展基础,政府、企业等对3D打印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兴趣浓厚;忧的是3D打印目前仍面临一些瓶颈和挑战,距离大规模商用和民用尚需时日
本报记者 程小旭 吴建有■实习生 陈丹丹
近期,随着3D打印设备及产品扎堆亮相第十六届北京科博会及 “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在北京召开,3D打印的相关话题持续成为舆论热点。借助利好消息,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的3D打印板块也迅速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如光韵达、金运激光等。
从 “2013 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透露出来的消息显示,我国3D打印产业发展有喜亦有忧,喜的是3D打印在我国已初步具备产业发展基础,政府、企业等对3D打印 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兴趣浓厚;忧的是3D打印目前仍面临一些瓶颈和挑战,距离大规模商用和民用尚需时日。
3D打印产业有望保持几何级增长
基于我国3D打印技术的积累和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3D打印产业发展被寄予厚望。
在 日前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英国增材制造联盟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上,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 秘书长、亚洲制造业协会CEO罗军表示,目前,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已经成立。今年7月将正式启动中国3D打印的创新中心,下一步将选择10个工业城 市集中建设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预计用3年左右时间,国内3D打印产值可能达到百亿元。如果能够顺利跨上百亿元台阶,此后几年,3D打印产业无论是 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有望保持几何级增长。
4月下旬,来自媒体的一则消息称:在3D打印的热潮中,激光打印设备是关键。我国首台万瓦 连续光纤激光器近日在位于武汉光谷的武汉锐科问世,此次突破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成功打破了光纤激光器一直由国外公司 垄断的局面,将有力促进3D打印产业的发展。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忠宏在今年1月下旬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我 国3D打印产业已初步具备发展基础,并具有一定优势。从数量上看,我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3D打印设备拥有国。在3D打印产业应用方面,我国 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国内已有多家公司依托高校成果,对3D打印设备进行产业化运作,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由部分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桌面3D打印机已具 备国际竞争力,进入了欧美市场。
3D打印正在积聚群众基础,人们逐渐对其从概念到认知再到接受。在近期举行的第十六届北京科博会(简称 “科博会”)和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上,3D打印机相关设备和产品受到参展观众热情追捧,各个3D打印机展位前总是围 满了好奇的观众。
本报记者在科博会现场看到,3D打印设备、技术和产品涵盖了高、中、低端。其中,一款运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飞机钛合金 后机身整体主承力框非常精巧,该技术为“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关键构件激光成型技术”,这是3D打印技术的高端发展形式;家用3D打印机和3D照相则属于中 低端发展形式。
3D打印产业需突破发展瓶颈
3D打印产业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其面临的发展瓶颈和问题不容忽视。
在 “2013 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要进一步扩大3D打印的应用空间,仍然面临着许多方面的瓶颈和挑战。 从总体看,3D打印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有些技术还有待突破,从技术成熟到适应市场并广泛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重要的是要致力于加强创新研发,开拓 产业化、商业化路径,做好典型示范,防止在技术尚未充分完善的时候就大规模地扩张产能,否则可能会存在风险。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 颖说,从国际国内3D打印行业的现状来看,“小而散”是行业普遍现象。国内从事3D打印技术的科研单位和企业总数不过二三十家,全球也不到100 家,2012年全球3D打印技术行业实现的产值不足30亿美金。最大的3D打印企业产值也不足5亿美金。从中不难看出,3D打印技术目前的规模在整个制造 业领域来看,无论国际、国内还都非常小。当前,3D打印技术最大的难题是市场运用。3D打印技术只有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才能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张 梅颖还提出了一个未雨绸缪的观点,对于一项新兴技术的培育仅凭热情远远不够,要客观地科学规划布局,避免在发展初期一哄而上,形成恶性竞争,防止3D打印 技术重蹈光伏行业的覆辙。据记者了解,武汉、成都、重庆、长沙、东莞、青岛等地正在建设或筹建3D打印产业园。
深圳市光华伟业实业公司董 事长杨义浒表示,耗材是阻碍3D打印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问题主要在于3D打印可适应材料成熟性不够,材料的功能性已经跟不上3D打印技术的发展;材 料在打印时的流程性和固化成形性的矛盾;快速冷却定型与熔融结合强度的矛盾;材料变形与尺寸稳定性的问题;材料对人体的安全性及环境的友好性问题等。
尽管在实现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生产方面,3D打印具有优势,但在大规模商用、民用方面,条件尚不成熟。
在 北京科博会展馆内,本报记者在一家3D照相馆的展台前看到其推出五种尺寸的3D照相产品均价格不菲,大型的和超大型的价格分别为2900元、3500元, 迷你版的价格相对便宜一点,价格为1500元,优惠价是1125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迷你版的只有10厘米高。”也就是说,消费者要想得到一个 10厘米高的3D打印“照片”(彩色立体人像),要花费1000多元。
由此看来,3D照相目前仍然算作高端消费,只能是一些收入较高的人群体验新奇产品的小众消费,距离大众化的应用尚需时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