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成我国科技创新排头兵
13个国家科技一等奖北京占6席
北京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再次在国家科技奖励舞台上大放光彩。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地区90个项目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的获奖数量及获奖占比均创历史新高,领跑全国。依托首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涌现出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支撑了首都的发展建设,同时还成为了为国家战略服务的排头兵。
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此次北京地区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奖的90个项目,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4.2%,比上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81项,获奖数量及获奖占比均创历史新高,领跑全国。
记者注意到,2名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均出自北京。截至目前,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共产生22位获奖者,其中17位来自北京,占总数的77%。
据介绍,在这90个获奖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5项,占全国自然科学奖总数的36.6%;国家技术发明奖22项,占全国技术发明奖的34.9%,比上年提高了22.7个百分点;国家科技进步奖53项,占全国科技进步奖的33.3%;全国2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通用)全部出自北京,13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中,北京获得6席。
获奖项目已应用于全国
据了解,这些获奖项目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成果通过产学研用等多种方式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突破了关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提升了首都科技创新能力和影响力。
“这些成果取得技术突破并推广应用,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促进首都科学发展的同时,也推广应用到全国多个省市,服务于全国人民,为推动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探索科技领域“北京模式”
多年来,北京探索首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深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奖励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央地资源与产业资源的对接机制不断优化,央地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取得重要突破。
北京的科技创新正支撑着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推动从“北京制造”迈向“北京创造”,一批取得技术突破、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科技对首都发展的贡献明显增强。
商报记者 方彬楠/文
张彬/制表
什么是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衡量各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重大成果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间,一批由在京的院所、高校或企业牵头完成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高科技前沿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带动了一批高科技成果在北京落地和产业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