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哲敏王小谟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郑哲敏 1924年生,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王小谟 1938年11月生,我国预警机事业奠基人。
郑哲敏 随名师回国创“爆炸力学”
http://i1.sinaimg.cn/IT/cr/2013/0119/3338333233.jpg
一生受钱伟长、钱学森影响;针砭学术界时弊
昨天,年近90的郑哲敏登上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6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他名校出身、师从名师、游学西方再归国报效, 研究过地震、核爆,也参与了海洋、环境等工程力学的研究。他被普遍认为开创我国爆炸力学领域,且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者。
一生受“两钱”影响
1924年,郑哲敏出生于山东济南,1943年的战时,随父生活在四川的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电机系。
郑哲敏和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大家“三钱”中的“两钱”——钱学森、钱伟长有着不解之缘。
大四时,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此时正值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从美国回清华任教,在他的课上,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兴趣。
钱伟长也很赏识这个聪明的年轻人,常叫他到家里吃饭。郑哲敏毕业后,留校为钱伟长当了一年助教。
郑哲敏回忆,在钱伟长的影响下,他确定了研究力学的道路。
1948年,在梅贻琦、钱伟长等人的推荐下,郑哲敏在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际扶轮社国际奖学金”获得者,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
游学西方归国报效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世界最负盛名的理工学院之一,培养了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的多位著名科学家都先后在这里留学深造过。也就是在这里,郑哲敏用一年 时间获得硕士学位后,跟随年长他13岁、当时已誉满全球的钱学森攻读博士学位。钱学森也因此成为他人生路上另一位影响深远的导师。
1952年,郑哲敏取得博士学位,准备回国。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移民局限制一批留学生不得离境,毕业后,郑哲敏不得已留在加州理工学院当了两年助教。
1955年,限制取消后,郑哲敏与钱学森辗转回国。
国内生活条件的确不如美国,但是郑哲敏“从来没觉得苦”。他反而乐观,街上的秩序不乱了,物价稳定了,买东西不再需要用麻袋装钱了;商店的橱窗里,居然也有了一些国产的电子和五金产品。
随后,郑哲敏投奔恩师钱伟长。当时中科院还没有力学所,力学研究室设在数学所,钱伟长专门在研究室设立了新专业——弹性力学组,由郑哲敏担任组长,研究 水坝抗震,后来又领导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论证。钱学森回国后,带领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参加了这项工作并成为该所首批科技人员。
“文革”期间,郑哲敏的研究被迫中断,他被隔离审查过,到干校劳动过。如今提起往事,他只是呵呵一笑,很多事,其实都忘了。
嘱咐青年科研者戒躁
中科院力学所方面评价,郑哲敏回国后,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地震响应、水轮机叶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家科研布局调整后,短时间内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了 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从而促进爆炸力学学科的诞生,拉开爆炸力学研究的序幕。他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郑哲敏认 为,中国当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压力、特别是政策压力很大,现在各种评奖评审、项目申请等,“把人搞得很浮躁,东迎西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年轻人急功近 利、不能沉下心来,必然影响到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科研的决心。他呼吁尽快给青年科研人员减压,把他们从浮躁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
有件事让中科院力学所原副所长王柏懿印象深刻:几年前有一次导弹发射失败,有关部门请专家分析故障原因,“那时候郑老80多岁了,都是自己亲自找文献,推公式,指导学生怎么计算、实验。”王柏懿相当感动,她说,很多人六七十岁的时候都已经不再做了而是让学生做了。
新京报记者 金煜 邓琦 郭少峰
声音
科研需要耐心。现在一些人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做出的也最多是中等成果,很难有出色的、有重大影响的成果。有的人急于要实效,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最终会极大地制约整体科技的发展。
——开创我国爆炸力学领域的郑哲敏认为,当下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
王小谟 “预警机之父”打造“争气机”
http://i0.sinaimg.cn/IT/cr/2013/0119/2958161197.jpg
带团队去深山研究高端雷达;淡看癌症痛苦
王小谟,74岁,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昨天,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这位老军工被授予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技成果奖。
到山沟沟里研究雷达
1969年,王小谟和同事们被调到贵州都匀的深山里,组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
那年,王小谟32岁,他的首项任务是研制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三坐标雷达。
说到38所,陆军很难忘记,这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回忆:从上海坐三天三夜火车,换乘汽车,再步行,才看到38所所区。“所长王小谟就是这样带着一两千人,在连飞机都看不见的山沟沟里,研究出找飞机的雷达的”。
当时贵阳一天只有一班飞机,“我们的雷达是要看飞机的,怎么办?就跑去‘远征’。”王小谟和同事们只能带着雷达转战江西、长沙、武汉……
“晚上下班一片漆黑,对搞研究来说也是好事,没事可做那就工作吧,没有上下班概念,工作效率很高。”王小谟回忆,要了解国际前沿信息,只能靠“晚半年、一年才能看到的外国杂志”。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王小谟与同事们设计出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
胡琴声中淡看病魔
2006年,一场车祸让68岁的王小谟腿部骨折,随后,他又被查出淋巴癌。众人皆惊,但王小谟却淡定,即使在病床上输液,他也要把设计师请来探讨交流。
他的学生曹晨去探望老师,王小谟正靠在床头,乐呵呵地拉胡琴。
京剧和胡琴,是王小谟不可或缺的良伴。
他已有60年京剧和胡琴的积淀,京腔京韵悠扬婉转,胡琴演奏如泣如诉。一次联欢会上,他为一位京剧艺术家拉琴伴奏,一曲《杨门女将》赢得满堂彩。
病情稍有好转,他就赶到试验现场,之后,又一型国产预警机横空出世,我国成为继美国、瑞典、以色列之后,世界上第4个能出口预警机的国家。
王小谟随后又将目光聚焦在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上。数字阵列技术是当前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基于数字阵列雷达和中国国产运载飞机的新型中型预警机,由此开始 研制,通过“小平台、大预警”,摆脱了中国大型预警机对进口飞机平台的依赖。更重要的是,这是世界上首次将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应用于预警机,标志着中国预警 机的主要技术将从国际先进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
被逼独立研究预警机
“什么叫国际领先?就是搞预警机的国家来看我们的脸色,看我们搞什么,他们搞什么”。现在,王小谟仍憋着一口气,他要争口气。
预警机被视为是空中指挥官,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引导飞机执行作战任务。拥有自己的预警机,是我国雷达科研工作者长久的梦想。其实我国预警机的研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但因技术落后而搁浅。
项目搁浅,研究却未停止。上世纪80年代,王小谟就规划、实施了对于机载预警雷达的关键技术攻关,并突破了机载雷达最为关键的技术。1990年海湾战争后,国家决定通过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
王小谟就是这个项目的中方技术总负责人,他坚决要求中方主导研制方案,并在国内同步研制,这为自主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0年,美国迫使外方单方面撕毁合同。王小谟向上级建议“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一定要做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得到中央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大型预警机的研制终于在国内立项。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上,多机编队的领队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王小谟扯着旁边人的袖子,“看,这是我们搞的”。领队梯队中的领航机型,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预警机,也是中国预警机第一次公开亮相,王小谟就是中国国产预警机的开创者和研制者。
那一天,同事们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王小谟流泪。
新京报记者 郭少峰 邓琦 邢世伟
声音
组织一台戏剧跟搞工程一样。戏剧有乐队、灯光、导演、演员,要把这些人团结起来演好一台戏不容易。作为一个总设计师,你要把几百人的班子往同一个目的去推进,还要让人家心甘情愿按照你定的目标去做,这就是总设计师的责任。
——“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酷爱京剧,他认为京剧和科研有相通之处
(原标题:郑哲敏王小谟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页:
[1]